最新消息:雨落星辰是一个专注网站SEO优化、网站SEO诊断、搜索引擎研究、网络营销推广、网站策划运营及站长类的自媒体原创博客

案例

运维笔记admin31浏览0评论

案例

案例

高通公司:CDMA技术的领先者如今在通信行业内流行着一句话,读起来耐人寻味: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在移动通信领域,更确切地说是在CDMA移动通信领域,美国高通公司正在上演出售技术和标准的故事。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模拟移动通信,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各不相同,就是欧洲内部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无法兼容和漫游。第二代移动通信则从模拟转向数字发展,主要包括有欧洲开发的GSM、美国开发的窄带CDMA和日本开发的PDC等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是在数字通信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CDMA作为一种调制技术,是采用一个高速序列码调制原始低速数据信息,从而通过比简单点对点通信所需正常带宽宽的多的频带来传输数据信息。日本自行发展了PDC数字移动通信,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兼容。1988年,欧洲联盟制定统一的全球移动通信标准(GSM),1992年欧洲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采纳了共同的数据通信标准GSM,第一次使用移动通信可以漫游全球。欧洲各国政府帮助创立了由爱立信和诺基亚等领导的行业联盟,10年内该联盟确立了全球优势。从此以后,GSM爆炸性地增长。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价格下降带来的竞争优势凸现,亚洲、美国的消费者也都非常欢迎GSM标准。中国在1994年采用了GSM技术,目前中国移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GSM网络。在全球147个国家中GSM拥有6亿多用户。为了提供新的宽带多媒体和Internet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发展之中。美欧深谙电信标准背后所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双方在国际电信联盟ITU面前互不相让,力争自己在新一代标准上的主导地位。1999年5月,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电联会议确定了5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标准,其中三种CDMA技术是主流技术成为公认,这三种技术包括:以日本和欧洲联合提交的WCDMA、以美国提交的CDMA2000和中国提交的TD-CDMA。WCDMA和TD-CDMA则向下兼容GSM,CDMA2000向下兼容窄带CDMA。从欧洲拍卖3G频率许可证的费用估算,3G移动通信设备全球市场的规模将是在千万亿美元数量级,如此巨大的市场将在未来2~3年内启动,CDMA产业可谓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当前移动通信标准之争也可以说成是通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之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摩托罗拉是世界范围内的模拟移动通信产业标准的领袖。为了强制地建立移动通信市场的秩序,1992年欧洲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采纳了共同的数据通信标准GSM,第一次使移动通信可以漫游全球。由爱立信和诺基亚等领导的GSM联盟获得了全球优势,诺基亚公司更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化工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在移动通信领域占据第一把交椅。随后国际标准化的CDMA技术则造就了技术原创者美国高通公司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地位。到目前,高通握有CDMA技术的1000多项专利,其中核心专利就有250多项。拥有这些专利,无疑使高通公司在全球CDMA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tcscls-1-p_0 { text-align: center; }.rtcscls-1-p_1 { line-height: 125%; }.rtcscls-1-r_0 { font-size: 18px; }.rtcscls-1-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1-r_2 { font-size: 18px; }.rtcscls-1-r_3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p_15_rId_Header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000;text-align: center; }.rtcscls-1-s_p_2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1-s_p_20_rId_Footer { text-align: left; }.rtcscls-1-s_p_5_rId_Normal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1-s_r_0 { }.rtcscls-1-s_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10_rId_PlainText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12_rId_PlainText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14_rId_Head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17_rId_Head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19_rId_Foot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22_rId_Foot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r_4_rId_Normal { font-size: 18px; }.rtcscls-1-s_sn_11_rId_PlainTextChar { }.rtcscls-1-s_sn_13_rId_Header { }.rtcscls-1-s_sn_16_rId_HeaderChar { }.rtcscls-1-s_sn_18_rId_Footer { }.rtcscls-1-s_sn_21_rId_FooterChar { }.rtcscls-1-s_sn_3_rId_Normal { }.rtcscls-1-s_sn_6_rId_DefaultParagraphFont { }.rtcscls-1-s_sn_7_rId_TableNormal { }.rtcscls-1-s_sn_9_rId_PlainText { }.rtcscls-1-s_tbl_8_rId_TableNormal { }高通公司高通公司于1985年创立,总部设在美国圣地亚哥。高通公司的创始人艾文.雅格斯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电子工程,后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他本人具有很强的商业头脑。1968年时,他和他人创立了Linkabit,专门发展军用及民用的通信设备。1980年Linkabit公司被M/A-Com收购,五年后他与5个公司核心骨干成立了高通公司。高通公司一直致力于CDMA技术的商用通信产业开发,走的是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高通公司最终成为美国标准普尔500中的佼佼者。在CDMA产业发展之初,很多人对CDMA有很大的争议。为了向市场充分证明CDMA技术的潜力,高通公司开发从芯片、终端产品到网络设备、测试设备等一系列产品,并且拥有CDMA核心技术专利,全力拓展CDMA市场。此外,高通公司以合作开发、生产的方式在全球推广CDMA技术。通过联合开发,美国的大部分制造和运营企业采用了CDMA技术。韩国由于政府希望本国企业在移动通信国际市场上能有所突破而自愿决定采用CDMA技术。中国联通在2000年底宣布采用CDMA技术则是中、美两国政府寻求更高利益的一致前提下达成的结果。1998年6月,欧洲和日本决定采纳高通公司的技术作为第三代蜂窝电话机型的技术标准。仅在1998年,高通公司先后向50多家通信设备制造商转让了自己的专利。当CDMA在欧洲标准化领域受到不能兼容的危机时,高通公司试图借助于美国政府的力量。1998年1月,欧洲通信标准协会(ETSI)赞成回避高通公司专利的第三代CDMA标准,并试图调和CDMA技术标准与既已存在的网络之间的矛盾。这将使得高通公司蒙受减少专利收益和丧失经济规模的代价。但ETSI却说,他们不准备回避高通公司的专利,他们非常关注最好的技术标准。鉴于欧洲的整体优势,掌握着CDMA先进技术的高通公司一方面谴责这种标准竞争的不公平,另一方面试图呼吁得到美国政府的帮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肯纳德表示,华盛顿是鼓励竞争的,“当市场决定一种标准的时候,消费者应该得到最好的服务,因为市场决定的标准优越于政府附属的标准”。1998年8月5日,高通公司向ETSI提交了最后通牒,除非ETSI同意一个兼容欧洲网络和美国数据网络的标准,否则,它将求助于知识产权保护,并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高通公司在欧洲推行CDMA技术标准的成功是在1998年,与爱立信联手发展下一代的CDMA标准的3G电话,而由网络商去选择使用W-CDMA或CDMA2000。在CDMA2000技术标准的市场开发中,高通公司积极与摩托罗拉、朗讯和韩国企业等一起合作开发,使得CDMA2000的商用速度略快于WCDMA。2001年韩国开通的CDMA20001X数据传输速率达144Kbit/s,而在日本开通的WCDMA数据传输速率则只有几十Kbit/s。.rtcscls-2-p_0 { line-height: 125%; }.rtcscls-2-p_1 { line-height: 125%; }.rtcscls-2-r_0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2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3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4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5 { font-size: 18px; }.rtcscls-2-r_6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p_15_rId_Header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000;text-align: center; }.rtcscls-2-s_p_2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2-s_p_20_rId_Footer { text-align: left; }.rtcscls-2-s_p_5_rId_Normal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2-s_r_0 { }.rtcscls-2-s_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10_rId_PlainText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12_rId_PlainText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14_rId_Head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17_rId_Head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19_rId_Foot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22_rId_Foot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r_4_rId_Normal { font-size: 18px; }.rtcscls-2-s_sn_11_rId_PlainTextChar { }.rtcscls-2-s_sn_13_rId_Header { }.rtcscls-2-s_sn_16_rId_HeaderChar { }.rtcscls-2-s_sn_18_rId_Footer { }.rtcscls-2-s_sn_21_rId_FooterChar { }.rtcscls-2-s_sn_3_rId_Normal { }.rtcscls-2-s_sn_6_rId_DefaultParagraphFont { }.rtcscls-2-s_sn_7_rId_TableNormal { }.rtcscls-2-s_sn_9_rId_PlainText { }.rtcscls-2-s_tbl_8_rId_TableNormal { }战略调整高通公司在CDMA移动通信早期发展中的全线出击,使其不堪重负。由于高通公司自己的系统和手机部门都不赚钱,在与爱立信达成发展两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共识后不久,高通公司将自己的CDMA系统部门卖给了爱立信。随后高通公司又把自己手机部门卖给日本京瓷公司,以集中精力进行CDMA芯片生产和软件开发。高通公司的董事长艾文.雅格斯(Irwin Jacobs)对此是胸有成竹:“现时市场上有很多公司发展下一代的网络标准或制造移动电话,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一点,世界有一项生意是最赚钱的——技术的提供者。”高通CDMA技术公司(QCT)中国区总经理张谦指出:“由于QCT采用创新的非生产线经营模式,这样高通公司就可以将资金和精力着重放在设计创新上,并能针对市场反馈及时向客户供应产品。”事实证明高通公司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1999年仅CDMA芯片方面的收入就高达4.28亿美元,市场占有率高达66%,客户包括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公司,此外还有来自授权CDMA技术方面的4.5亿美元收入。为了推动全球CDMA产业发展,高通公司全面推行“本地化”的经营策略,致力于与无线设备制造厂商通过合作实现“双赢”。几年来,高通已向全球近百家知名通信设备制造商授权使用CDMA技术,向他们提供CDMA芯片组、系统软件和技术支持。高通公司的发展正如公司董事长所说:“我们以创新的理念,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并以先导者身份打入市场,更能在短时间内占有优势。若这种优势被竞争者夺去,与其和其他人硬拼,倒不如另外发展新的技术,获取优势。”资料来源:程源,雷家骕,杨湘玉编著.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tcscls-3-p_0 { line-height: 125%; }.rtcscls-3-p_1 { line-height: 125%; }.rtcscls-3-r_0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2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3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4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5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6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7 { font-size: 18px; }.rtcscls-3-r_8 { }.rtcscls-3-r_9 { }.rtcscls-3-s_p_15_rId_Header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000000;text-align: center; }.rtcscls-3-s_p_2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3-s_p_20_rId_Footer { text-align: left; }.rtcscls-3-s_p_5_rId_Normal { text-align: justify; }.rtcscls-3-s_r_0 { }.rtcscls-3-s_r_1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10_rId_PlainText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12_rId_PlainText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14_rId_Head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17_rId_Head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19_rId_Footer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22_rId_FooterChar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r_4_rId_Normal { font-size: 18px; }.rtcscls-3-s_sn_11_rId_PlainTextChar { }.rtcscls-3-s_sn_13_rId_Header { }.rtcscls-3-s_sn_16_rId_HeaderChar { }.rtcscls-3-s_sn_18_rId_Footer { }.rtcscls-3-s_sn_21_rId_FooterChar { }.rtcscls-3-s_sn_3_rId_Normal { }.rtcscls-3-s_sn_6_rId_DefaultParagraphFont { }.rtcscls-3-s_sn_7_rId_TableNormal { }.rtcscls-3-s_sn_9_rId_PlainText { }.rtcscls-3-s_tbl_8_rId_TableNormal { }

技术,移动,发展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