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能否同时申请?
最近收到很多小伙伴咨询说“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能不能同时申请?”也有一些小伙伴们还分不清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的区别,纷纷询问做了大模型备案还需要做算法备案吗?今天一篇文章带大家了解一下,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一、做了大模型备案还需要做算法备案吗?
算法备案: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政策说明,只要是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都需要做备案。
大模型备案:全称叫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备案,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指出,面向境内公众提供服务,具备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产品都需要备案。
联系:从本质上看,大模型的底层是算法,属于生成合成类,是需要做算法备案的。
二、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的备案申请有什么差异?
- 备案时间差异:算法备案在产品研发的前期、中期、后期任意阶段都能提交备案申请;大模型备案则需要产品开发完成,能进行内测,有demo或可展示的样品才符合备案申请条件。
- 审核主体差异:算法备案可以直接在线上通过备案系统递交材料,由国家网信办直接审核;大模型备案则是需要先到属地网信办进行报备领取备案材料,也需要先经过属地网信办审核通过后再上报至中央网信办进行复审。
- 备案材料差异:算法备案材料主要是收集备案主体信息、产品及功能信息,加上4个PDF文件;大模型备案的备案材料,不同地区的要求也不一样,基础材料是一份备案申请表加5个附件材料。
三、两个备案能一起申请吗?
基于上百个成功案例经验来看,因为大模型备案对产品完成度有要求,所以在大模型已经开发完成的前提下,可以两者同时进行备案。但若大模型还在开发阶段,可以先做算法备案,等到大模型具备内测条件时,再着手申请大模型备案。
无论选择何种路径,都建议企业尽早筹备将备案要求融入产品开发流程中,争取缩短备案周期,让产品合法合规的上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