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NamePump期间的那些事(3):内容资产化
研发NamePump期间的那些事(1):从ENS开始
研发NamePump期间的那些事(2):Bonding Curve
前言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NamePump 如何通过 ENS 域名 与 Bonding Curve 模型实现代币发行与交易,搭建了一个去中心化、自动化的经济系统。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开始。我们更大的目标,是让内容成为链上的原生资产,让每一次发帖、每一次互动,都能真正创造、沉淀和流通价值。
在传统的 Web2 平台中,内容往往只是“流量的燃料”——它可以被浏览、转发、评论,但创作者很难真正拥有它,更难从中受益。而我们希望打破这种模式:在 NamePump,每一条发言都是一份可以拥有、可以打赏、甚至可以投机的链上资产。这不仅仅是内容的确权,更是内容经济的重构。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机制:每一个代币都附带一个独立的论坛 —— 代币贴吧。在这个贴吧中,用户的发帖将自动部署为链上合约,帖子内置打赏逻辑,让创作行为与资产行为直接绑定。谁发帖、谁打赏、谁是早期支持者,一切都记录在链上,每个人都在为内容的价值下注。
本篇文章将围绕“内容资产化”这一核心主题,讲述我们在 NamePump 中的设计思路、动机与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与你一起思考:当内容真正成为资产,Web3 世界中的创作、互动与激励机制,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代币贴吧
在 NamePump 中,每个基于 ENS 发行的代币都拥有一个专属的 “代币贴吧”。这个贴吧不仅仅是一个讨论区,它是围绕每个代币建立的独立社交空间,所有与代币相关的活动——从讨论话题到内容创作,再到打赏和互动——都将在这里发生。代币贴吧正是 内容资产化 的主战场,它将内容创作与代币经济深度绑定。
代币贴吧的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集创作、交流、奖励与文化建设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激励社群成员为代币的增值做出贡献,促进内容和社群的长期发展。它不仅是代币的 社交平台,更是代币价值和文化的积淀地。
代币贴吧的主要功能包括:
- 独立的社交空间: 每个代币都有一个专属的贴吧,这不仅是该代币的讨论平台,也是社区成员进行互动和交流的地方。无论是创作内容、分享观点,还是对他人内容的打赏,所有这些活动都在代币的专属贴吧中进行。代币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经济模型,也深深扎根于社群的活跃度和参与度。通过代币贴吧,社区成员可以直接与代币挂钩,将互动转化为代币价值的推动力。
- 内容创造与社区建设: 在传统的社交平台中,用户发布的内容往往迅速被信息流淹没,创作者难以从中受益。而在 NamePump 中,代币贴吧内的每一条发言和创作都与代币的市场价值密切相关。用户的发帖不仅能促进社区的互动,还可能影响代币的价格波动。因此,代币贴吧不仅是内容展示区,它更是社群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每个发帖者都是内容创造的贡献者,随着社区成员的增加,社群文化和代币价值将共同成长。
- 去中心化管理与透明性: 代币贴吧中的所有内容和互动都是去中心化的,完全由社区成员管理和维护。每个用户在贴吧中发布的内容、获得的打赏以及对内容的反馈,都通过智能合约记录在区块链上。这样,内容的创造、互动和奖励机制都是公开透明的,避免了传统中心化平台中的内容操控和数据篡改的风险。
- 长期价值沉淀: 代币贴吧不仅是短期的互动平台,它背后承载的文化和社群价值会随着时间积累。随着社区成员的内容创作和互动不断增加,代币的背后将形成独特的社群文化,增强其长期价值。这种价值的沉淀,不仅体现在代币的经济价值上,也包括社群的凝聚力、话题的深度和内容的多样性。每个代币贴吧都成为了内容与代币价值不断增长的源泉。
代币贴吧中的互动不止于“点赞”或“评论”,每一次发帖、每一次打赏、每一次互动都直接影响代币的价值和社群文化。这些行为不仅推动内容创作和社群活跃度,还通过打赏和奖励机制为用户带来实际的经济回报。
- 发帖奖励: 用户发布的每一篇帖子都将在链上记录,并且可以通过社区成员的打赏获得奖励。奖励机制与代币的经济模型紧密相连,部分打赏金额将分配给创作者,另一部分进入奖励池,为早期支持者提供回报。
- 打赏机制: 代币贴吧的打赏机制基于 类 PoWH 风格 的设计,后期打赏的代币将分配给前期的支持者。这样,早期贡献者不仅能通过参与社群建设获得收益,还能随着社群的发展享受更多回报。
代币的价值不仅来自市场交易,它还与社区的活跃度、内容的质量以及社群的参与度密切相关。通过代币贴吧,NamePump 将内容创作和社群文化与代币价值紧密结合,为每一个代币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代币的价值不仅仅来自于其市场流通性,它还来自于社群成员对内容创作和交流的贡献。
帖子即合约
最初,我们考虑过采用传统的中心化设计来管理帖子内容,但很快意识到,这种设计会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内容审查、打赏资产管理和后台服务维护等。经过深入研究和多轮讨论后,我们决定将每个帖子转化为去中心化的链上合约,内容则存储在去中心化的 IPFS 文件系统中。这样不仅解决了之前的挑战,还带来了显著的优势。
最显著的优点是抗审查性。一旦内容发布到区块链上,它就变成了不可篡改、不可删除的内容。除非区块链本身遭遇破坏或极端攻击,否则无论是平台方、政府,还是任何第三方,都无法干预或删除内容。这为用户提供了真正的言论自由保障,特别是对敏感话题或言论受限的环境来说,链上内容的不可变性确保了用户的声音不会轻易被抹去或审查。这一点,尤其在 Web3 的价值观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另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去后台化。采用去中心化的链上合约和文件系统,我们不再需要传统的后台服务,节省了大量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一设计将平台转变为一个完整的链上协议,所有操作、内容管理、交互和奖励等都由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协议自动执行,不再依赖任何中介或中心化服务。这种设计使得平台的透明度和信任度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强化了 Web3 的核心理念:去除中介、增强用户的自主权、确保内容和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每个用户发布帖子时,都需要支付一定的gas费用,这构成了成本门槛。这一成本门槛会促使用户在发帖时更加谨慎,避免无意义或低质量内容的泛滥。这种设计不仅能显著减少垃圾帖的产生,还鼓励用户发布更具价值和创意的内容。随着社区成员互动和内容创作的增加,平台内容的质量也会不断提升,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和有价值。
最终,每个帖子都设计成一个链上合约,并扩展为基于 ERC20 标准的代币合约。每个帖子不仅承载了内容,还拥有了作为代币资产的属性,成为一个不可篡改的内容资产。这些内容资产在社区的互动和打赏中得到了沉淀和增值。更进一步,帖子的价值是通过打赏铸造出来的,而这些打赏则与社区的代币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内容与代币相绑定的机制。
这种设计将内容创作和经济模型紧密结合,为每个帖子赋予了真正的价值流动性。通过这种方式,代币贴吧的每个帖子不仅是内容的展示区,也是代币价值的载体,随着社群的互动和贡献,这些内容资产将不断增值。
通过将帖子和智能合约结合,NamePump 为内容创作赋予了 长期的资产价值。创作者和支持者不仅能从即时的打赏中获益,还能通过社群互动推动内容资产的增值。这使得每个帖子不仅是一个社交行为的记录,更是一个具有增值潜力的独立资产。
类 PoWH 式打赏机制
在设计每个帖子的经济模型时,我们没有沿用传统的“用户打赏即直接打给作者”的简单逻辑,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具激励性和博弈感的方式 —— 类 PoWH 式打赏机制。
这里的“PoWH”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基于先后顺序进行分配的动态机制:越早参与的人,潜在的回报越高,从而形成一个围绕内容展开的持续激励结构。
具体来说,当用户对某个帖子进行打赏时,打赏的代币会被合约自动拆分为两部分:
- 一部分直接分给帖子的创建者、推荐人(如果有)和平台;
- 其余大部分则被注入该帖子的奖励池。
这个奖励池是整个机制的关键所在。后续如果有更多用户继续打赏该帖子,新增的打赏同样会注入奖励池,并根据一定规则,奖励给更早参与打赏的用户。每一个新打赏者的到来,都会给前一批打赏者带来回报。
这样的结构带来了几个好处:
- 鼓励早期参与:帖子刚发布时,越早打赏的人,未来获得奖励的机会越大,用户会更主动去关注和判断早期内容的价值。
- 强化传播动力:用户为了获取更高回报,自然会主动转发、推荐该帖子,帮助其获得更多曝光和后续打赏。
- 激励高质量内容:优质内容更容易在早期被识别,打赏回路更强,从而推动内容“越好越火”,进入价值正循环。
于是,一个帖子的生命周期就不再是“发布 - 阅读 - 被遗忘”的线性流程,而是变成一个围绕内容本身进行的互动游戏:用户的注意力、判断力和信任感,会被转化为代币形式的参与凭证与未来收益,整个帖子因此具备了内容价值沉淀与长期互动的可能性。
我们也清楚,这样的设计本质上属于高激励结构,有其游戏性与吸引力。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盘不同的是,它的价值基础建立在内容质量和社区共识之上,打赏行为并非“为回报而回报”,而是基于对内容本身的认同与信任。最终,好的内容将凭借社区的自发力量获得更广泛传播,价值自然增长。
小结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探讨了 NamePump 平台中“内容资产化”的核心机制,通过将 ENS 域名、代币贴吧 和 链上合约 结合,赋予每条内容真正的价值和流通性。每个帖子不仅是一个社交互动的平台,更是一个具有资产属性的代币,能够通过去中心化的奖励和打赏机制实现增值。
通过 类 PoWH 式打赏机制,我们将内容创作与代币经济深度绑定,鼓励早期参与者,并推动社群的长期发展。每个帖子都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体现了 Web3 中创作者与用户共同建设价值的理念。
总体来说,NamePump 通过创新的经济模型和去中心化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平台中内容创作和价值流通的界限,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并且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生态系统。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4-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区块链管理后台设计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