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雨落星辰是一个专注网站SEO优化、网站SEO诊断、搜索引擎研究、网络营销推广、网站策划运营及站长类的自媒体原创博客

OFC 2025 TeraHop报告:AI数据中心光连接技术

网站源码admin1浏览0评论

OFC 2025 TeraHop报告:AI数据中心光连接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AI数据中心的建设对光模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TeraHop在OFC 2025会议上的报告,深入探讨了这一领域的现状与未来。

一、AI数据中心光互连面临的挑战

(一)传输速率升级加速

过去光模块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约为4 - 5年,如今已大幅缩短至2 - 3年 。目前,800G光模块已实现大批量出货,1.6T光模块今年开始逐步放量,预计明年达到出货峰值,3.2T光模块也将在2028年左右推出。如此快速的迭代节奏,对光模块厂商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形成巨大考验。

(二)数据中心规模扩张带来的新难题

当下,数据中心规模不断增大,出现多兆瓦级别的大型数据中心,单一建筑已难以满足需求,需在多栋建筑内构建庞大集群。这不仅增加了光传输的距离要求,也使得能耗问题愈发突出。正如谷歌所指出的,每瓦性能已成为衡量数据中心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提升GPU性能的同时最大化功耗利用率,成为关键问题。

此外,数据中心内光纤数量需求剧增,部分超大型数据中心甚至需要部署数百万根光纤,光纤管理难度大幅上升,传统光纤方案已难以满足需求。

(三)技术演进中的可靠性与兼容性挑战

随着光模块技术向更高速率、更复杂架构发展,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凸显。从ASIC芯片到可插拔连接器的信号链中,任何环节的损耗都可能影响整体性能。同时,新技术如CPO(共封装光学)虽然能显著降低功耗,但在集成复杂度、设备维修和可靠性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且由于实际部署案例较少,推广难度较大。

二、TeraHop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硅光子技术成为关键支撑

硅光子技术是推动数据中心规模扩展的核心要素。在过去几年,TeraHop持续推进基于硅光子的光模块生产,21Q1到24Q4累计的Device Hours达100亿。实际数据显示,硅光子芯片的故障率(FIT)低至0.1,具备高可靠性,为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去年OCP 2024的报告,OCP 2024旭创报告:硅光LPO、可安装(mountable)的CPO,TeraHop给的截止24Q2的数据还是30亿小时,FIT<0.4;以前Intel经常拿出来说的基于800万激光器异质集成的硅光器件的FIT同样也是<0.1)

(二)相干光技术的数据中心内部应用探索

传统用于长距离传输和数据中心互联DCI的相干光解决方案,正被尝试应用于数据中心内部。TeraHop研发的800G LR2解决方案,采用2个O波段DFB激光器+硅光PIC(无可调激光器),可实现无光放的20 - 30公里传输距离,延迟仅500ns,在本次会议上进行了相关技术演示。同时,OIF和IEEE等组织也在制定标准,以优化相干光技术在数据中心连接中的性能。

(三)低功耗线性光学技术的发展

1. 全重定时收发器优化

针对全重定时(Fully Retimed)收发器,TeraHop通过降低DSP芯片功耗、改进光学组件等方式,将1.6T光模块的功耗降低至24W左右,未来有望通过下一代DSP技术进一步降至20W以下。

2. RTLR(LRO)技术突破

RTLR(Retimed Transmitter, Linear Receiver)技术仅在发射端使用DSP,相比全重定时方案可降低至少40%的功耗,旭创展示的第一代1.6T RTLR光模块已展现出良好性能。

3. LPO和CPO的探索与挑战

全线性光学技术(LPO和CPO)虽能节省约60%的功耗,但面临信号链容差要求高、互操作性差、集成复杂度高和维修困难等挑战。尤其是CPO技术,由于实际部署经验不足,其可靠性还需进一步验证。

(四)多通道与高密度光模块

为满足更高带宽需求,OIF成立了能效接口工作组,启动32 - 128通道光接口项目。以32通道、每通道200G为例,可实现6.4Tbps的传输速率;若每通道提升至400G,速率将翻倍。可插拔光模块在集成更多光学器件方面具备潜力,结合硅光子技术,有望实现更高密度和带宽(Z mount 接口的光模块)。

(五) 单通道400G技术

在3.2T光模块的研发进程中,单通道400G技术成为重要突破口。旭创展示了将400G光模块与DSP集成的原型产品,这一成果在PAM4调制模式下展现出良好性能。

然而,单通道400G技术面临系统信号完整性的巨大挑战,从ASIC到光模块的信号传输路径中,信号损耗极易导致性能下降。其中共封装铜缆(Co - Packaged Copper Cable)技术,通过优化信号传输路径,显著降低从ASIC到可插拔面板的信号损耗,提升整体传输质量。

(六)光交换与光纤技术创新

1. 光交换(OCS)

TeraHop通过硅光子技术实现光交换功能,可降低功耗、减少延迟,提升AI集群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尽管目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但硅光子平台在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TeraHop的硅光OCS是与美国nEye公司合作的,nEye是美国UCB大学孵化的初创公司,主要走多层硅光波导MEMS路线,采用Crossbar架构,是目前能够实现大端口数片上OCS的解决方案之一,切换时间在us量级,最大支持500端口,能耗低但需要高压Driver,nEye在OFC之后也宣布完成了5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2. 多芯光纤应用

针对光纤管理难题,TeraHop展示了多芯光纤光模块方案,可将光纤数量减少至少四分之一,降低部署复杂度。同时,多芯光纤在应对下一代400G每通道传输时,可有效解决传统CWDM技术的色散问题,实现2 - 3公里的无损耗传输 。

三、未来发展方向

TeraHop认为,未来将继续依托可插拔光模块的成熟技术,逐步实现从1.6T到3.2T,乃至更高的6.4T及以上速率的跨越。OCS技术与可插拔光模块相结合,将成为支持数据中心规模扩展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演进过程中,不断攻克现有难题,提升光模块的性能、可靠性和兼容性,以满足AI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原始发表:2025-04-2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 删除性能部署解决方案连接数据中心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